bwin必赢官网登录新时代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进展和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9-02
 新型智库是地方应对复杂治理形势、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实现地方产业特色发展和经济跃升的重要智力支持。“新型地方智库”即从思想观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等方面锐意创新,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新型智库主要由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室以及政府部门内部研究机构,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内设研究机构,企业内的战略研究室(部)[1]和社会智

  新型智库是地方应对复杂治理形势、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实现地方产业特色发展和经济跃升的重要智力支持。“新型地方智库”即从思想观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等方面锐意创新,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新型智库主要由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室以及政府部门内部研究机构,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内设研究机构,企业内的战略研究室(部)[1]和社会智库等机构组成。作为政府的智囊,地方智库是政策过程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的典型实践,政策网络理论认为,公共政策发生于相互依赖的许多主体形成的各种网络之中,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涉及政府(包括不同部门)、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不同组织机构,其中智库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不同政策网络主体、影响政策形成过程、推动政策最终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力量。地方智库对应政策网络理论中罗茨和马什模型的府际网络和专业网络,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问题,运用政府相关机构研究者和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人士的知识启迪或拓展政策制定者现有的知识基础,逐渐引起概念思维的转换而随即导致支持这种概念思维的政策出现,[2]正是智库人才通过知识运用,联系地方发展问题,提供资政服务方案,推动地方政府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提升地方治理能力要求地方智库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政府要推动地方发展、解决人才、资源等制度政策供给难题、化解风险治理挑战,亟需智库更好发挥资政服务作用。地方智库熟悉地方发展过程和问题成因、具有多类型贴近实际发展需求和参与地方资政实践的人才,对于找到解决地方发展问题、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地方智库在国家的引领下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系统革新,深入推动地方新型智库科学化发展。

  在国家的重视和引领下,地方智库建设取得了进展,具体表现在能力水平的提升、智库体系的健全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提高。

  地方智库建设不仅在数量上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更在高质量成果产出上体现出智库资政和研究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1.智库数量逐年平稳增长。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在2013年作出“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的批示,[3]强调了智库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智库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智囊团”。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建设方案,为地方推动智库建设树立了标杆和方向,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河北省等区域,结合国家政策引领和自身区域发展特点,相继出台推动智库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智库建设和发展,尤其以省级重点建设、省级培育智库为代表,其数量不断增长,并在2017年形成峰值(如表1),充分体现地方政府对智库推动地方发展、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等功能的重视。

  表1:各省(区、市)重点智库、培育智库成立年份分布。数据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中国智库报告(2020-2021)》(未刊发稿)。

  2.高质量资政服务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智库建设的发展,地方智库的资政功能和科研成果取得了一定成效。智库创建的刊物成为连接学者专家和政府决策层的重要纽带,产生系列研究成果,聚焦地方建设发展的重难点问题,部分资政报告获得领导批示,得到充分肯定,为智库资政成果的转化落地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以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为例,其创设的《上海新智库专报》不仅是智库成果的呈现平台,也通过直报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机制,成为表达学者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舆情分析、国际问题等的重要渠道,“2016—2019年,《上海新智库专报》共刊发335期,领导批示93份,市委办公厅采用55份。其中,2019年共刊发60期,24篇25批次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4]“2021年燕山大学智库成果共有4项获正省级领导批示,3项获副省级领导批示,11项作为建议被河北省全国人大代表采纳并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领导的批示及其数量占比充分显示出对智库成果及其发展的充分肯定。

  在科研成果方面,智库更是发挥研究所长,积极针对地方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国家重大课题、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和著名出版社著作等方式,不断积累科研成果,推动智库建设的不断发展。以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为例,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创新”“乡村绿色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革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三大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署名论文50余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著作10余部,[6]其中一项获得2022年新型智库治理论坛特等奖。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和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在资政服务和科研水平上不断发展,实践着智库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实际发展问题的目标和使命。

  地方智库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体系化,既包含了智库不同的属性类型,又不断涵盖多元的智库领域,初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智库体系。

  1.不同属性智库类型逐步健全。党政、科研院所和高校智库是地方智库的主力军,对地方政府决策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咨询、引导和推动作用。地方也积极发展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等不同属性的智库,例如依托企业发展的百度研究院、阿里研究院等智库,将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依托自身的研究能力助力企业和地方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军队智库和媒体智库等智库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属性多样的智库体系,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多元的视角,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2.智库研究领域逐步系统深入。地方智库建设过程中,不断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推动智库发挥更全面的资政和科研功能。经济类、社会发展类、科技类、文化类、生态类、教育类、区域类、综合类等智库类型逐步完善,同时智库还根据地方以及国内的现实情况,聚焦或提升相应领域的研究。总体上地方智库研究领域呈不断丰富、健全的特点,成为地方全面发展的立体化智力支持。

  地方智库的持续发展,推动政府决策能力提升,也通过智库的国际交流带动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不断彰显国际线.地方智库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随着地方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政府决策逐渐从单一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逐步形成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方式。地方智库积极探索与搭建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元立体的信息渠道,发布重要研究报告成果和专家观点,成为向社会公众解读政策的重要方式。各地智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以高校智库、地方党政/科研院所智库为主力,形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库品牌,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囊”。智库推动逐步构建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和理性化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政府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深入推进,增进和深化大众对于特定社会问题及其政策制定的理解,提升大众对于政府政策执行的配合和监督。

  2.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和国际贸易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地方智库积极探索,通过参与国际会议,进行专项调研研究,为地方加强跨国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如海南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通过召开“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济州国际自由城市的政策与制度交流互鉴研讨会”“海南—新加坡线上专家研讨会”“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区域合作国际论坛”等国际性会议,搭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商讨跨国合作的可行性方案,推动跨国经贸合作的规范与公平发展。

  地方新型智库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仍面临影响其深入发展的短板,表现在体制制约、决策供需不匹配、数字化建设不完善、孤立发展和国际化传播不足等问题,需要深入系统解决,推动地方新型智库持续化发展。

  地方新型智库的建设进程,仍以事业性体制为主导,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和企业智库的功能和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新型智库体系的成熟度和功效性。

  1.事业单位型智库占据主导位置。地方在智库建设过程中以地方党政/科研院所智库和高校智库为主导,并采用事业单位体制,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智库发挥决策咨询的服务功能。智库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智库专家的积极性,而事业单位固定被动式的体制机制与智库积极灵活的发展需求形成冲突,不利于激发智库潜在的资政和科研能力,实现资政和科研成果的持续提升。如由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以下简称“抚州文创院”)是抚州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地方新型智库过程中引进“外脑”的一个特色尝试,但抚州文创院的创设以抚州市直属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作为运作的模式,在经费来源、人事制度等方面与政府形成密切关联,影响了智库独立、客观的研究立场。同时因其事业单位的属性以及政府的需求,抚州文创院定位为综合性的智库,涵盖众多领域,注重突出高端综合特性,但实际精准化和专业化不足,难以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

  2.社会与企业智库资政服务功能发挥不足。在地方推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社会和企业型智库数量较党政/科研院所智库和高校智库要少很多,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方智库虽然建立了属性多元的智库体系,社会智库的建设程度明显不足,不能发挥社会智库的客观立场以及积极灵活的能动作用。2020—202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省级重点智库、培育智库数量中的社会和企业智库仅占地方党政/科研院所智库和高校智库的9%,不均衡的比例表明社会和企业智库资政和科研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影响了地方新型智库体系的完善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推进。

  由于地方智库资政服务精准度以及智库成果的转化率和执行度较低,使智库资政供给服务未能真正符合政府的政策决策需求,造成智库和政府之间供需的错位,阻碍政府科学决策效率的提升。

  1.资政服务精准度低影响智库成果质量。资政服务精准度体现着智库的研究供给能力,但现阶段地方智库存在政府决策需求与智库服务供给不匹配不精准的显著问题,大多地方智库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品种、类别与决策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衔接,前瞻性、储备性研究有待提高,预判性、对策性研究不够超前,缺乏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决策供需的不对接和不精准既影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又阻碍智库自身资政和科研能力建设的显著增长,亟待提升智库服务功能的精准度和匹配度,促进智库真正解决地方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2.智库成果有效转化和执行力弱。地方智库产生的优秀成果,尤其是获得领导批示的智库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但多数智库优秀成果停留在被吸纳进政府相关文件,未能真正落地实施和取得实际社会实效。智库成果有效转化机制和执行评估跟进不足是制约智库优秀成果转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需要对智库成果与政策落地实施机制进行有效对接,推动智库成果实现指导实践,解决社会重难点问题的作用。

  智库的数字化建设是提升智库研究、运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地方智库数字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运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系统提升智库发展的程度有待加深。

  1.数字化平台建设能力不足。地方智库数字化平台建设多数停留在网站罗列研究成果阶段,而网站建设也是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智库网站与美国智库网站在文档链数、外链和内链数、总链接数以及总网页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7]没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持续性更新、未建设特色资源库、忽视构建数字资源bwin必赢官网登录合作机制”[8],是地方智库数字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多数智库机构没有进行智库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大多数智库还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智库的数字化管理和革新进程缓慢。

  2.数字化系统未发挥辅助研究功能。数字化系统可以帮助智库机构筛选整合相关信息,针对地方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项深入研究。但地方多数智库并没有形成以数字化系统辅助研究功能,还是以被动接受课题委托,或者凭借主观分析进行相应研究为主要的方式,没有形成主观与客观、人工与智能相辅相成的研究方式,制约智库研究效率的提升。

  地方智库与智库之间的交流联系较弱,协作研究也较少,没有形成协同合作、共促发展的方式。

  1.统筹管理智库组织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地方推动智库建设,尤其是在构建智库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统筹协调并发挥实际作用的智库组织,对智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但地方智库建设在管理上,统筹管理的组织机构或处于空缺状态,或处于虽设立但不发挥实际作用的状态,没有真正发挥统筹管理机构在方向、目标、任务和监管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未形成真正科学化的统筹管理方式,影响地方智库整体可持续发展。

  2.智库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智库之间因缺乏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研究领域重合或者是高度相关联的智库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影响智库之间就具体相关联课题进行交流,从而降低研究质量,造成研究者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地方智库的研究重点往往聚焦于区域内部,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导致交流合作不足、传播方式的单一化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智库成果的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1.“内外”合作不足影响信息交流共享。地方智库将研究内容和资政服务聚焦于地域之内,较少参与国外相关会议,也缺乏相关交流和合作机会,制约智库以国际化视野bwin必赢官网登录审视地方发展,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缺乏多样化的对外传播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也频频出现,短视频、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和方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新阵地,但地方智库的传播方式仍以报纸、电视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通过新媒体方式,依托互联网开放的平台向国外传播自身声音的实践,不利于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传播中国研究者的独特观点。

  地方新型智库建设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创新推动,从多属性组织机构、特色化与精准化服务、搭建数字化平台、成立新型智库联盟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着力解决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

  地方在探索新型智库的构建中,要推动形成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多属性组织机构协调发展的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发挥各属性机构的特点,形成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类型多元的智库发展格局。

  1.继续发挥直属事业单位的作用。直属事业单位智库属性,与政府形成密切的关联,也承担了相对较多的资政任务,要继续发挥直属事业单位的作用。一是发挥政府机构政策研究室的决策研究服务职能。根据不同职能机构建立相应的政策研究室,加强政府机构的政策研究和资政能力,充分发挥其贴近决策实际的优势,集中精力抓好地方政府决策急需的具体政策研究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借鉴民间智库的研究方式和优势,将研究规划从短期向中期拓展,扩大研究范围,提升资政服务能力和对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注重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资政服务功能。党校(行政学院)的基本任务是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地方党校(行政学院)要更加注重资政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学员的交流合作优势,深入开展针对政府特定议题的合作式研究,将资政报告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激发研究人员资政能力。三是依托高校专业研究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化、研究人员高素质和理论基础深厚等优势,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积极从地方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不断提升专业理论联系发展实践的能力,推动高校智库更多更深入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校的资政服务能力。

  2.以民办公助模式提升决策咨询科学化和民主化。民办公助模式是政府予以一部分资金支撑,民间智库通过运营解决剩余资金来源。民办公助的模式让智库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智库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所长选择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和资政服务,其灵活性较事业单位属性的机构更大。要积极支撑民办公助模式智库组织的发展,一是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性保障。对民办公助型智库,要设立专项资金,为智库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支持。通过委托课题等形式,为民办公助型智库提供多元化必要的资金保障渠道,将资金支持和科研资政有效结合。二是构建公开公平招标渠道。政府的重大研究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遴选研究单位时,要将民办公助型智库、事业单位型智库同等对待,激励民办公助型智库发挥专业性的优势和针对性、战略性的资政服务能力。

  3.注重公司制企业智库特色多元资政功能发挥。公司制的企业智库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智囊团,更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践行者,推动企业智库发展对地方经济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是引导企业注重资政研究。企业站在地方发展的最前线,对特定领域的地方发展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要发挥企业了解地方的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对策性资政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行性参考。二是要坚持客观科学的立场。企业的资政服务要坚持客观立场,要从地方全局出发,不能局限于企业自身,形成科学透明的资政建议,推动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三是培育企业智库特色化研究品牌。企业是特定行业领域的深入实践者和研究者,要注重结合企业发展优势,形成特色化的研究品牌,形成区域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库品牌,逐步提升企业智库的资政能力和研究实力。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其区位、资源禀赋等因素,具有特殊性,智库的资政服务和科研要聚焦地方优势,着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激发产业发展潜能,提出精准解决现实发展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特定议题,助力提升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竞争力。

  1.立足地方资源特色,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是促进地方形成自身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地方智库要聚焦地方特色资源,形成特色化研究,推动地方特色资源实现价值增值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地方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是精准把握地方资源形成特色化研究方向,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地方智库要将地方资源、区域产业布局和国家战略导向相结合,找准特色研究方向,打造凸显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以广西地方智库建设为例,结合广西桂北文化、壮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类型,形成以广西桂学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梧州学院等为代表的“桂学”特色文化智库机构;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和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一带一路”研究院、广西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开放型特色研究机构。广西地方智库的建设充分体现结合地方优势特色以及战略导向,形成相应的地方智库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以“桂文化”为核心的产业类型,推动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注重为政府构建特色产业突出、相关产业协同的产业结构提供智力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撑,地方智库要注重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等关联产业的研究,尤其要关注如何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关联效应。智库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2.精准对接地方政府发展之需。地方智库作为服务地方政府的智囊,需要协助地方政府应对复杂多变的治理问题,提出具体实际、务实精准的解决方案,为地方治理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一是从研究的各环节保证精准性。在“明确定位、对接需求、开展研究和提出对策”[9]的各环节始终坚持精准性的原则和方向,从研究的定位到对策都保持与政府的需求进行对接,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二是因时而变作出相应调整。地方的发展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下进行考量和研究,及时根据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结合突出突发事件,形成兼具前沿性与战略性、可调整性与可行性的资政方案和科研成果,为地方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数字社会的深入转型要求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进行智库资源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联通,积极推动智库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筛选和研究,促进地方政府数字化流程再造,提升治理效能。

  1.搭建内容丰富和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内容丰富多样的智库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一是建立连接多种属性智库资源的数据库。建立包含地方党政/科研院所智库、高校智库、社会智库和企业智库科研成果的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多类型整合,促进实现不同智库之间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交流。二是进行专题数据库开发。在不同属性智库机构成果大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门类、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数据库,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层次、专项的梳理总结,“以实现从‘薄数据’到‘厚数据’的关联”[10],为以后的研究和资政服务提供丰富又专业化的资源基础。三是构建共建共享机制。秉持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原则,对各类型智库实行开放的方式,构建科学化的使用和管理方式,确保数据在开放共享下的安全性。如贵州省新型智库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贵州省多种类型智库基本情况、机构学者信息、研究成果等信息的汇集,为贵州省域内智库多种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贵州省新型智库基础数据库以智库学者页面、智库机构页面和智库成果页面提供分类检索,为全省域智库的相互了解、交流以及开展差异性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发挥智库平台大数据智能研究优势。智库数据库的建立为不同智库机构和政府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数据兼具意义价值和工具价值,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的价值,在智库资政和科研中予以运用发挥。一是利用数据库进行研究意义的评估。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结合数据库资源的种类、数量、成果分类与现实发展所需进行匹配,明确相关具有研究意义的专题。二是运用数据库进行功能性分析。依托数据库筛选分析功能,确定研究问题的框架,再结合大数据算法进行匹配,得出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3.以数字化平台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智库数字化的平台要与政府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和联系,形成与政府决策和管理密切关联,推动政府通过智库的数字化平台,了解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形成较为清晰的课题委托方向。同时推动政府以数字化平台对智库进行管理,推动政府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地方智库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和合作,通过构建新型智库联盟,以及积极与域外进行交流,形成协同发展上的共同提升。

  1.建立加强地方智库联系的智库联盟。以地方宣传部门牵头,成立地方不同属性类型智库参与的智库联盟,增强智库机构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智库协同合作机制,做好不同智库机构资源的整合。一是以课题项目合作为依托,建立智库协同合作机制。要依托课题项目和内容的相关性,构建协同合作研究模式,强化课题相关联智库机构之间的交流、协同和合作。智库机构的合作既可以同领域也可以跨领域,既可以是官方也可以是民间,要在探索形成各类地方智库良性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凝聚各类地方智库的发展合力,促进合作研究和资政服务的深入推进。二是建立决策咨询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智库联盟各机构共同参与的决策咨询联席会议机制,针对课题研究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资政报告等成果形式,进行商讨、评估,对资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合作协商评估的方式推动各智库组织的深入交流和合作。以山东智库联盟为例,自2015年8月由山东社科院倡导发起成立以来,山东智库联盟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设立省社科规划项目智库专项,建立决策咨询成果评奖制度,打造“泰山智库论坛”品牌等方式,推动联盟成员合作,并实现资源成果共享,逐步提升联盟服务党委政府决策能力和联盟自身影响力,联盟影响力的提升又推动联盟队伍不断壮大,联盟成员发展从最初的20多家单位发展到50多家,[11]联盟聚合效应不断凸显。

  2.加强与域外不同类型的智库交流合作。地方智库要注重保持与其他区域智库甚至国外的智库交流和合作,依托智库联盟建立智库机构定期交流机制。一方面引进典型经验,分享研究成果。形成定期交流会议机制,邀请具有突出研究成果的相关发达省份的智库机构赴本地进行研究视域和资政服务经验分享,以“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作为引导,为本地相关智库机构提供更丰富的视野、更多元的思路和更广泛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推动深入交流。鼓励地方优秀智库机构积极参加全国性和国家性智库研讨会,拓展报刊专题对话、新媒体圆桌会议等不同形式,推进与域外不同智库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加深对相关研究议题的认识。

  充分发挥地方智库的地缘优势,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并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对外传播体系,促进地方智库国际影响力和线.依托战略合作项目提升智库国际话语权。要借助地缘优势,依托国家重大对外交流合作战略,推动地方智库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升。积极借助“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和重要国际峰会,如2022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提出的“八大共同行动”,为智库研究创造更多的议题,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行,通过国际会议、具体国际合作项目传播地方智库观点,推介研究成果,提升地方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在深入的合作过程中,提升智库参与项目的引导力和决策力,逐步提升国际线.构建完善的对外传播体系。通过对外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完善对外传播体系,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一是注重新媒体传播潜力。依托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Tiktok等境外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外国受众的关注。二是注意跨文化传播内容的本地化创新。了解和尊重各国受众认知表达习惯,采取本地受众易于接受的叙事和观点表达方式,降低语境转换之间的内容偏差。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地方智库“走出去”。“拓宽地方‘走出去’的交流渠道和信息捕捉渠道,简化智库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等方面的审批程序”[12],为智库“走出去”提供更加便捷和宽松的环境。

  总之,地方新型智库建设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时刻关注地方智库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充分发挥智库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地方新型智库的规范化与持续化发展。